新京报讯(记者 侯润芳)“供应链金融服务即可纾困小微企业融资,也可为企业数字信用打通普惠通道。小微企业融资难‘卡脖子’的是抵押品的问题。而供应链金融可依托供应链内核心企业的信用,打破以往依赖不动产抵押的方式,可依据流动资产提供担保融资,解决了供应链内小微企业融资问题。”  
   
今日,在由福州市人民政府等主办、《财经》智库联合承办的2019中国供应链高峰论坛上,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、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在谈到供应链金融服务时作了以上表述。在周延礼看来,供应链金融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。  
   
据了解,2017年10月,国办印发《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》,意见指出,供应链金融的规范发展,有利于拓宽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,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。为落实国办《指导意见》,2018年4月17日商务部等8部门发布《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》指出,要推动供应链核心企业与商业银行、保险机构和相关企业等开展合作,加强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,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,积极稳妥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,为民营小微企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,为解决融资难问题提出新方案。  
   
“目前,我国供应链金融服务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,金融机构与企业合作效率还比较低,主要是信用信息不透明。尽管供应链金融已发展多年,但是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仍颇为有限。”周延礼说,随着国家的鼓励性政策陆续出台,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将供应链融资视为服务小微企业的新探索,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。通过金融科技赋能,打破信息不对称,打造数字信用,为供应链中的小微企业提供高效、低成本、风险可控的普惠金融服务。  
   
今年以来,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发关注。而在周延礼看来,供应链金融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。那么,如何理解供应链金融在金融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和角色?周延礼从七个方面作了阐述。  
   
一是金融科技赋能有利于数字信用打通最后关口。风险管理是金融的职责。传统供应链金融以核心企业为中心,辐射范围有限、深度不足,一旦核心企业信用出现问题,会加大整个风险。众多新金融机构正通过金融科技赋能,将企业数字转化为信用资产,以克服传统供应链金融存在的弊端,打通普惠融资最后难关。  
   
二是供应链金融拥有较好的风控手段。供应链金融创新,改变了企业授信方式,运用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技术,发展数据化供应链金融,将传统的企业主体信用转换为数据信用,提升供应链金融的风控能力,降低业务综合成本,彻底破解中小企业抵押物不足的融资难题。  
   
三是供应链金融获取的公开数据,可判断用户特征。将数据信息转化为可做风险评估分析与定价的数字信用,这是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关键。  
   
四是供应链金融利用大数据可研发风控系统。通过做小微企业或经营者的经营状况画像,形成立体化的风控体系,解决了风控难题。  
   
五是供应链金融可运用金融科技连接数据信息。实现信用信息在线共享,形成实质的信任信息流通,为供应链管理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和便利。  
   
六是供应链金融共享信用可改进服务方式。降低链条上供应商的融资成本,提高供应链链条的上下游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。 

  
七是供应链金融可借助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。有利于解决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信息孤岛问题,风控系统可对产业供应链中交易方式和参与方的行为进行约束,对相关的交易数据进行整合,形成线上的合同、支付、单证等完整记录,以证实贸易行为的真实性,提供丰富可信的贸易场景。区块链不可篡改和数据可追溯的技术特质,可以解决多级供应商的信用问题。


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编辑 徐超 校对 李铭